推荐阅读
手机设计监测报告·生物识别 | 面部识别受宠
智能手机进入全面屏时代,生物识别技术如何更好的应用于智能手机成为手机厂商思考与创新的重点。那么2018年上半年中国手机设计的生物识别能力如何呢?
日前,由第六届中国手机设计与应用创新大赛手机设计监测分析项目组和《通信产业报》终端编辑工作组发布的《2018上半年中国手机设计监测报告》(下文简称《报告》)正式出炉,《报告》特别甄选出2018上半年手机领域的10款代表作品作为中国手机设计监测样本,项目组对这10款手机在外观、屏幕、CPU+GPU、操作系统、通信能力、拍照影像、RAM+ROM、AI能力、生物识别、电池10个维度进行测评、比对。并通过具体测评,对2018上半年中国手机进行整体排名和最优参数配置模型建议,并给出基本特征和主要趋势。
此次被列为监测对象的这10款机型,都是活跃在中国手机市场的主流厂商的旗舰机型,以“设计”元素为考量基准,在不考虑品牌溢价的大原则下,甄选出的10款旗舰机型,代表了当下中国手机设计最高水准和真实水平。这10款手机分别是:三星S9、华为P20 Pro、荣耀10、努比亚红魔游戏手机、魅族15 Plus、坚果R1、一加6、小米8、vivo NEX、OPPO Find X。
指纹、虹膜还是面部识别,各有所长亦各有不足,我们选取2018年上半年10款主流旗舰手机,分析其与生物识别技术的结合程度,进而观察并探索中国手机设计的闪光点。
以指纹识别为例,本次样本中的10款机型90%都应用到了指纹识别技术,这也标志着指纹识别已成为目前手机生物识别应用的标准配置。不过,在全面屏成为手机发展的主流趋势下,指纹识别模块就需要让位到手机背面或者侧面,给用户体验带来了很多不便。
以三星为代表的厂商开始另辟蹊径,采用安全性能较高的虹膜识别代替或者配合指纹解锁。需要注意的是,虹膜识别首先需要录入虹膜信息,建立一个虹膜数据库,当仪器扫描人眼时,如果虹膜数据匹配,则顺利解锁。鉴于技术成本以及用户体验,也只有三星在旗舰手机上有所应用。
Face ID面部识别技术是苹果在全面屏手机iPhone X上的首次应用,这也给了众多手机厂商以极大的启示,让安卓阵营看到了面部识别的安全性、易用性以及可拓展性,开始在旗舰手机上引入面部识别功能。各大手机厂商经过将近半年的探索与实践,已经将面部识别技术应用在一部分智能手机上,占比高达80%。不过,除了OPPO Find X彻底抛弃指纹解锁,采用3D结构光技术进行面部识别外,其他厂商多将面部识别作为指纹识别的补充功能。
2018年手机生物识别仍将以成熟的指纹识别为主,但是会将重心更多地向面部识别倾斜,类似iPhone X上Face ID的识别技术会更多地出现在安卓手机阵营里。另外,相比面部识别技术,vivo NEX的屏下指纹解锁在全面屏成为主流的手机市场已经开始绽放光彩,或将成为同面部识别比肩的最佳解锁方案之一。
综合以上,我们认为OPPO Find X以10分的得分成为生物识别综合能力最强的机型,其他品牌手机也均获得9分的好成绩,而努比亚红魔游戏手机因其定位以8分稍微落后。
《报告》认为,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手机终端支付、无现金出门成了生活的常态,手机安全也越来越被厂商和用户所重视。指纹识别技术已成为智能手机标配,但也迎来多向性发展,超声波指纹识别、屏下指纹识别等生物识别技术逐渐融入智能手机。不过,随着苹果iPhone X的Face ID推出,以优异的用户体验得到了市场的认可,也因此掀起了手机市场对于面部识别的热潮,OPPO Find X就彻底抛弃指纹识别转向应用面部识别。预计在2018年下半年,指纹识别仍将是多数智能手机标配,但是面部识别技术将会逐渐取代传统指纹识别技术,进而在智能手机上得到重用。
(本文摘自《2018上半年中国手机设计监测报告》。从2016年起,中国手机设计大赛手机设计监测项目组及《通信产业报》终端工作组,持续跟踪研究分析中国手机设计特征、变革以及背后的产业链格局及技术创新,已发布《中国手机设计监测报告》五期。逢半年发布的《中国手机设计监测报告》,已经成为手机设计领域研究分析的权威指南,成为未来一段时间手机设计的“风向标”。)
手机设计监测报告·处理器 | CPU三强鼎立,GPU格局依旧
手机设计监测报告·外观 | 升降摄像头"搅局" 材质多样成差异化关键